11月14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在慎思楼报告厅召开。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马建辉教授,成员邱高教授、余江教授、任亮教授、李文芳教授、谷存昌教授、王建梅教授、冯晓燕教授,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张华宁,我校全体校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教务部、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中心全体人员,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10月21日至11月14日,教育部专家组通过线上评估和入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其间,专家组完成了52门次课程考察,开展校领导访谈24人次、管理人员访谈89人次、教师座谈(含学院管理人员)180人次、学生座谈56人次、毕业生访谈46人次,审阅了385份课程试卷、50个专业239份毕业论文(设计)、73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8份其他材料,走访60个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实地考察大同市第二中学校、国药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单位与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过程、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诊断与系统评估。

会上,马建辉代表专家组通报了审核评估整体情况,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构建以云冈学为引领的特色校园文化生态,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底色,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城校融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大同特点、同大特质、区域需求、行业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实施一系列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巩固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形成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的本科教育教学良好氛围;紧密对接省市主导产业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以现代产业学院为核心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坚持以本为本教育理念,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持续优化教学设施条件,有力保障本科教育教学需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师德师风作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第一标准,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优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依托区位优势和云冈文化育人特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思想认知;将人才培养视为学校发展生命线,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考试考核、毕业论文设计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质量保障学校大循环、职能部门小循环、学院内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形成标准-评价-反馈闭环机制;紧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立足服务地方定位,各专业培养目标得到有效实现,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为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着以评促强原则,专家组紧密围绕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精准指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18条意见建议,为学校未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具体指导和改进路径。







邱高教授、冯晓燕教授、王建梅教授、谷存昌教授、任亮教授、余江教授、李文芳教授分别作个人考察交流发言。

王东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宝贵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专家组的意见中肯客观、具体明确、针对性很强,对山西大同大学今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山西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山西大同大学要对专家组反馈的意见逐条研究、认真分析、抓好落实,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支持学校的改革发展,努力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他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建设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希望:一是以奋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己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以持续抓好问题整改为己任,以评促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三是以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为己任,围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做出新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赵水民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严谨细致的考察工作和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并郑重表态,一是高度重视评估反馈的意见建议,增强做好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专题研究、高位推动评估反馈问题整改,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二是抓好评估工作成果转化运用,针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消化吸收,明确整改目标,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持续督促落实,切实做到专家意见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着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三是持续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标准推进“三全育人”工作,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高站位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使质量文化成为师生员工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推动学校实现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文字:赵鑫 摄影:余致楠 责编:赵鑫)